<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農業科技 ? 科技論文 ? 正文

      不同樹齡油茶的生長發育、產量和病蟲害抗性

      發布日期:2020-09-29??瀏覽次數:1703
      核心提示: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1.),山茶科山茶屬樹種,又叫茶籽樹,是我國南方廣泛種植的食用油料樹種,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具有生長快、結果早、適應性強、用途廣等特點。茶油營養成份豐富,含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93%)、棕櫚酸、維生素E、維生素D及各種生理活性成份茶多酚、山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山茶科山茶屬樹種,又叫茶籽樹,是我國南方廣泛種植的食用油料樹種,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具有生長快、結果早、適應性強、用途廣等特點。茶油營養成份豐富,含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93%)、棕櫚酸、維生素 E、維生素D及各種生理活性成份茶多酚、山茶甙、山茶皂甙等。茶油及其副產品在工業上是制藥業、化工業的上等原料,經加工可制作印泥油、潤滑油,是制造肥皂、人造奶油、凡士林及醫藥的重要原料。果殼可以用來制堿、栲膠、活性炭等,茶餅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1]。

      中國栽培油茶的歷史已逾 2 000 年,目前油茶林面積已達 350萬 hm2,廣泛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等17個省[2]。近年來,由于油茶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加上政府出臺許多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油茶種植越來越多。目前,關于油茶的研究報道多集中在油茶栽培與區劃[2-5]、油茶生長氣候適應性[6-8]、氣象條件對油茶產量和品質的影響[9-12]、油茶產業發展對策[13-14]等方面,而樹齡對油茶樹生長發育、產量和病蟲害抗性的影響罕見報道。研究樹齡對油茶生長發育、產量和病蟲害抗性的影響非常重要,可為投資者的投資周期估算、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也可為茶農對不同樹齡油茶樹針對性管理提供指導。因此,筆者根據油茶觀測資料,分析樹齡對油茶物候期、生長、產量和病蟲害抗性的影響,為油茶種植者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湖南省是我國油茶產量和種植面積均穩居全國第一,是名副其實的油茶大省,常德市是湖南省比較大的油茶產區,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落子山村有悠久的種植油茶樹的歷史,該村的油茶林有新造林,也有很多年前種植的老油茶樹。試驗于2019年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長嶺崗鄉落子山村的油茶林進行。

      1.2 試驗材料

      觀測油茶樹品種是鐵成一號。

      1.3 試驗設計及測定

      將不同樹齡從小多大分成4組:產前期(樹齡2~3年)、初產期(樹齡4~5年)、盛產期(8~10)、衰產期(30年以上),對于不同樹齡組的油茶樹,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的油茶樹10株進行掛牌標記,定點定株進行油茶物候期、生長、產量和病蟲害情況觀測。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樹齡油茶的物候期

          由表1可見,不同樹齡油茶樹的物候期幾乎一致,說明樹齡對油茶物候期沒有明顯影響。

       

      表1 不同樹齡油茶的物候期

      時期

      產前期

      初產期

      盛產期

      衰產期

      (2~3年)

      (4~5年)

      (8~10年)

      (30年以上)

      花芽分化

      9/29

      9/29

      9/29

      9/28

      花芽膨大

      10/8

      10/8

      10/8

      10/9

      始花期

      10/16

      10/16

      10/16

      10/ 16

      盛花期

      10/22

      10/22

      10/22

      10/22

      終花期

      11/8

      11/8

      11/8

      11/8

      生理落果期

      6/26

      6/26

      6/26

      6/27

      果實成熟期

      9/29

      9/29

      9/29

      10/2

      2.2 不同樹齡油茶的生長發育

           由表2可見,從果實直徑看,不同樹齡間有顯著差異;盛產期最大,初產期次之,衰產期與初產期接近,產前期最小。從夏梢生長看,初產期和盛產期的油茶樹夏梢有明顯生長,盛產期夏梢抽發比初產期抽發要長,初產期和衰產期夏梢無明顯生長。從秋梢生長看,僅盛產期油茶樹秋梢開始抽發,其它樹齡油茶樹秋梢無明顯生長,初產期、盛產期生長更旺盛。從坐果數看,不同樹齡間坐果數差異顯著:盛產期坐果數最多,每株坐果67個,初產期坐果數次之,衰產期坐果數再次之,產前期坐果數最少,平均每株坐果僅0.3個。從落果率看,不同樹齡油茶樹間差異顯著:產前期最高,平均數達到99.7%,果實幾乎全部掉落;衰產期次之,但也比較高;盛產期最少,初產期和盛產期落果率相對較低。

       

      表2 不同樹齡油茶的生長發育

      項目

      測定日期

      產前期

      初產期

      盛產期

      衰產期

      (2~3年)

      (4~5年)

      (8~10年)

      (30年以上)

      果實直徑/cm

      6/26

      1.48±0.14 d

      2.25±0.17b

      2.51±0.22 a

      1.92±0.15 c

       

      9/9

      1.96±0.16 c

      2.50±0.21 b

      3.00±0.26 a

      2.45±0.19 b

       

      9/29

      2.32±0.19 d

      2.91±0.28 b

      3.60±0.32 a

      2.62±0.24 c

      夏梢生長

      6/26

      夏梢無明顯抽發

      夏梢抽發5~10 cm

      夏梢抽發8~20 cm

      夏梢無明顯抽發

      秋梢生長

      9/29

      秋梢無明顯抽發

      秋梢無明顯抽發

      秋梢開始抽發

      秋梢無明顯抽發

      每株坐果數/個

      3/29

      0.3±0.05d

      53.0±4.62 b

      67.0±6.11 a

      42.0±3.80 c

      落果率/%

      6/29

      99.7±0.31 a

      47.0±5.20 c

      38.0±3.22 d

      67.0±6.31 b

      注:同行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達顯著(P<0.05)水平,下同。

       

      2.3不同樹齡油茶的產量

          由表3可見,油茶種植密度盛產期最小,衰產期接近,產前期最大。產前期油茶密度主要是考慮幼苗有一部分將不能成活,栽培密度較大。盛產期油茶樹鮮果最重,初產期次之,盛產期鮮果百果重比初產期大1.15倍;衰產期鮮果重與初產期接近,產前期鮮果重最小。從地段產量看,盛產期最大,遠遠大于其他樹齡,初產期次之,產前期最小。

       

      表3不同樹齡油茶的產量

      項目

      產前期

      初產期

      盛產期

      衰產期

      (2~3年)

      (4~5年)

      (8~10年)

      (30年以上)

      株數/(株/667m2)

      235

      133

      115

      120

      鮮果百果重/kg

      0.44±0.03 d

      0.60±0.06 b

      1.65±2.6a

      0.54±0.04 c

      地段產量/(kg/667m2)

      0.8

      64.2

      280.6

      42.6

       

      2.4 不同樹齡油茶的病蟲害抗性

          由表4可見,從病害情況看,產前期全年未發現病害。盛產期和衰產期僅9月9日個別葉片有炭疽病,說明染病情況比較輕,幾乎無病害,抗病能力較強;初產期在9月9日少量葉片有炭疽病,染病較輕,但與盛產期和衰產期對比而言,更嚴重一點。因此,從抗病能力看,產前期相對較大,盛產期和衰產期次之,初產期相對較小。從蟲害情況看,不同樹齡油茶樹均未有蟲害。

       

      表4不同樹齡油茶的病蟲害抗性

      項目

      測定日期

      產前期

      初產期

      盛產期

      衰產期

      (2~3年)

      (4~5年)

      (8~10年)

      (30年以上)

      病害

      6/26

      無,

      9/9

      少量葉片有炭疽病

      個別葉片有炭疽病

      個別葉片有炭疽病

      蟲害

       

      3 小結與討論

          結果表明樹齡對油茶物候期沒有明顯影響;樹齡對油茶樹生長有重要影響,從產前期到盛產期,油茶坐果數和果實直徑隨樹齡增大逐漸增加,而落果率則是隨樹齡增大逐漸降低,衰產期的坐果數、落果率和果實直徑與初產期接近,初產期、盛產期生長更旺盛;樹齡對油茶產量也有顯著影響,果重和產量均是盛產期最大,遠遠大于其他樹齡;從炭疽病抗性看,與產前期相比,初產期、盛產期相對較弱。

          影響植物物候期的因素有很多。結果表明不同樹齡的油茶物候期幾乎完全一致,說明油茶物候期主要受作物遺傳特性、立地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影響,樹齡無明顯影響。樹齡對油茶生長有顯著的影響,在進入衰產期前,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隨樹齡增大而增強,這與前人在核桃[15]、蘋果[16]、麻瘋樹[17]上的研究結論一致。與未成齡樹相比,成齡樹更加健壯,光合作用等生理作用更強,干物質積累更多,因此生長更快。樹齡對油茶產量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從產前期到盛果期,產量隨樹齡的增大而增大。特別是油茶進入盛果期后,產量大幅增加。而在初產期,即油茶種植4~5年后,也能收獲一定的產量。因此,油茶產果周期也較短。植物的抗病性受遺傳基因控制的抗病能力影響,也受環境因素(營養狀況等)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樹齡對病害抗性也有一定影響,產前期病害抗性最大,盛產期和衰產期病害抗性大于初產期。

       

      [參 考 文 獻]

      [1] 張  鑫. 安徽不同生態區域油茶葉片結構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 合肥:安徽農業大學, 2012.

      [2] 劉中新, 朱慧麗, 吳建磊, 等. 麻城市油茶生長氣候適應性及氣候區劃[J]. 湖北農業科學, 2018,57(17): 49-52.

      [3] 羅炫兆, 黃妹蘭. 百色市油茶栽培及低產林改造技術[J]. 廣西農業科學, 2007,38 (2):137-140.

      [4] 黃志偉, 曹  劍, 袁德梽, 等. 基于主成分聚類分析的中國油茶栽培區劃[J]. 西部林業科學, 2016,45(3): 155-159.

      [5] 郭鈺柬, 王珮璇, 周開兵, 等. 海南省不同產區對越南油茶栽培性狀的影響分析[J]. 森林與環境學報. 2019, 39(4): 431-437.

      [6] 張乃燕, 黃開順, 覃  毓, 等. 主要地理氣候因子對油茶籽油脂肪酸組成的影響[J]. 中國油脂, 2013,38(11): 78-80.

      [7] 蔣元華, 廖玉芳. 油茶氣象影響指標研究綜述[J]. 中國農學報, 2015, 31(28): 179-183.

      [8] 江勝國, 錢侯春, 張斗勝, 等. 桐城市油茶氣候品質評價模型構建方法探討[J]. 森林工程, 2018,34(5): 39-46.

      [9] 左繼林, 徐林初, 李  江, 等. 贛無1油茶優良無性系經濟性狀與氣象因子的典型相關分析[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0,30(7): 43-49, 69. 

      [10] 左繼林, 徐林初, 龔  春. 油茶無性系鮮出籽率變化規律與氣象因子關系[J]. 林業科技開發, 2009,23(5): 60-64. 

      [11] 蔣元華, 廖玉芳, 黃 超, 等. 基于氣象條件的油茶產量模型研究[J]. 經濟林研究, 2018,36(2): 64-72.

      [12] 彭嘉棟, 蔣元華, 廖玉芳, 等. 氣象因子對湖南油茶產量的影響及其產量模型構建[J]. 氣象與環境學報, 2016, 32(3): 89-94. 

      [13] 王  斌, 王開良, 童杰潔, 等. 我國油茶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 林業科技開發, 2011,25(2): 11-15.

      [14] 劉光快, 陳 竑,彭發基,等. 廣西油茶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J]. 貴州農業科學, 2019,47(11):151-155.

      [15] 王漢濤, 羅秀鈞. 核桃樹齡與產量及營養生長的相關性研究[J]. 經濟林研究, 1988, 6(1): 34-39.

      [16] 張  婷, 江  文, 王凱平, 等. 樹齡對“綠寶”蘋果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 北方園藝, 2014(14): 31-33.

      [17] 韋冬萍, 韋劍鋒, 胡桂娟, 等. 不同樹齡麻瘋樹生長性狀及養分狀況比較研究[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7, 37(5): 26-30.

       

       

      作者:王慶齡(1977—),女,工程師,從事應用氣象研究。

      來源:《農技服務》2020年4期31-32,34頁

      責任編輯:劉忠麗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