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農業科技 ? 科技論文 ? 正文

      薏苡抗旱的研究進展

      發布日期:2020-09-29??瀏覽次數:1019
      核心提示:薏苡(Coxilacryma-jobiL.)又名薏苡仁、薏仁米,屬禾本科薏苡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藥食兼用小雜糧作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1-8]。目前,貴州省薏苡種植面積及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已成為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要的特色經濟作物[1-3]。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等現象的出現,干旱已成為制約全世界農業
       薏苡(Coxilacryma-jobi L. )又名薏苡仁、薏仁米,屬禾本科薏苡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藥食兼用小雜糧作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1-8]。目前,貴州省薏苡種植面積及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已成為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要的特色經濟作物[1-3]。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等現象的出現,干旱已成為制約全世界農業生產的主要問題之一,更是影響薏苡生產的重要非生物脅迫因素[1]。貴州省降雨量豐富,但分布不均,加上喀斯特山區的土壤保水能力較差,導致薏苡在生產上容易發生春旱和伏旱[1-3]。薏苡研究起步較晚,研究基礎較為薄弱,目前國內關于薏苡抗旱的研究較少,在貴州省大力開展農村產業革命和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下,開展薏苡抗旱相關研究對提高其抗逆性和增加產量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薏苡抗旱性鑒定、干旱對薏苡生長發育的影響、干旱對薏苡生理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綜述,旨在了解薏苡抗旱研究進展,為今后的抗旱品種選育、抗旱栽培等提供理論依據,為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薏苡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 薏苡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

      作物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需將農藝性狀和產量等指標相結合,對各生育期進行綜合評價,簡單有效的評價指標及其篩選方法的合理選擇是作物抗旱性鑒定的關鍵[1-6]。目前,關于薏苡抗旱性鑒定評價研究較少,主要由貴州省旱糧研究所團隊進行了較為深入全面的研究。薏苡抗旱性鑒定主要通過萌發期、苗期及成株期三個時期的生長發育指標來進行綜合評價[1-3]。

      張國兵等[5-6]對薏苡品種萌發期、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旱性進行綜合評價,將萌發期、苗期、成株期抗旱等級都分為5個等級,選擇相對發芽率大于70%的品種參加苗期鑒定,選擇幼苗干旱存活率大于60%的品種參加成株期鑒定,最后根據不同抗旱級別的劃分選擇抗旱系數大于0.8的品種即得到高度抗旱薏苡品種。陳寧等[9]采用高滲透性能的不同濃度PEG-6000作為水分脅迫劑,研究對9個薏苡品種萌發的影響,表明不同薏苡品種在抗旱性上存在明顯差異,萌發抗旱指數高的品種在水分脅迫下仍保持著較高的根長脅迫指數、發芽勢和發芽率。認為發芽勢、發芽率、根長脅迫指數與萌發抗旱指數可作為薏苡品種萌芽期的抗旱性鑒定指標。

      汪燦等[1-4]以50份薏苡種質為材料,分別在萌發期、苗期、成株期進行了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萌發期首先以抗旱性不同的6份薏苡種質為材料,通過調查5個不同濃度的PEG-6000水溶液模擬干旱脅迫下的發芽率,確定了薏苡萌發期模擬干旱脅迫的最適PEG-6000水溶液滲透勢為-0.1MPa。然后以-0.1MPa的 PEG-6000水溶液模擬干旱脅迫,測定50份薏苡種質發芽勢、發芽率、萌發指數、芽長、芽粗、芽鮮重、芽干重、根長、根粗、根鮮重和根干重的變化,表明干旱脅迫對薏苡萌發期各指標均有極顯著影響。篩選出萌發期抗旱性強的薏苡種質分別為貴州興仁地方品種yy18-1、四川地方品種yy14-3 和野生種yy13-1,芽長、芽干重、根長、根鮮重和根干重可作為薏苡種質資源萌發期簡單、直觀的抗旱性評價指標。該團隊在苗期和成株期設置正常供水和反復干旱2個處理,在旱棚內進行盆栽試驗。苗期測定存活率、株高、莖粗、葉長、葉寬、地上部鮮重、地上部干重、根長、根粗、根鮮重和根干重;成株期測定株高、莖粗、分枝數、主莖節數、分蘗數、單株粒數、單株粒重、千粒重和產量,采用旱性度量值(D 值)、綜合抗旱系數(CDC 值)、加權抗旱系數(WDC)、相關分析、頻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關聯度分析、隸屬函數分析、聚類分析和逐步回歸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50份薏苡種質進行苗期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篩選出苗期抗旱性強的薏苡種質為興仁地方品種yy18-1、四川地方品種yy14-3 和野生種yy13-1;成株期抗旱性強的薏苡種質有興仁地方品種 yy18-1、晴隆地方品種yy03-8 和粱豐薏14-2;可作為薏苡抗旱育種、抗旱機理及干旱調控緩解機制研究材料。表明幼苗存活率、株高、葉寬、根長和根鮮重可作為評價薏苡種質資源苗期抗旱性的指標性狀;分蘗數、單株粒重和千粒重可作為薏苡種質資源成株期抗旱性評價的直觀指標。

      2 干旱脅迫對薏苡不同時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汪燦等[4]以抗旱性強的品種yy18-1和抗旱性弱的品種yy12-7為材料,以5個不同濃度的PEG-6000作為水分脅迫劑,探究干旱脅迫對薏苡的響應。表明,隨著PEG-6000溶液滲透勢的降低,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根苗長度、根苗直徑、根苗鮮重、根苗干重和幼苗相對含水量均降低。種子萌發期是作物生長發育過程的關鍵階段,也是鑒定作物抗旱性強弱的重要時期,直接關系到出苗的整齊度[10-11]。黃玉蘭等[12]以薏遼5號為材料,研究S3307對干旱脅迫下薏苡種子萌發的影響,干旱脅迫下種子發芽率、發芽勢、發芽指數,活力指數及胚根干重均呈現下降趨勢。S3307 浸種 12 h 后,種子發芽率、發芽勢、發芽指數呈現下降趨勢,但活力指數和胚根干重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明一定濃度的 S3307 能夠提高干旱脅迫下種子的活力指數和胚根干重,為薏苡萌發期抗旱性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王澤等[13-14]通過測定薏苡種子的凈度、千粒重、吸水性、發芽率和發芽勢等指標,研究干旱脅迫對其種子習性及生長狀況的影響,發現水分對薏苡的株高和節數存在較大影響,薏苡的耗水量表現出出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小的變化趨勢。敖茂宏等[7]采用盆栽干旱脅迫處理,通過測定綠葉面積、粒灌漿時間、線性灌漿速度、籽粒百粒重、單株有效穗數、單穗穗粒數、結實率、單株產量等指標得出,干旱脅迫導致薏苡籽粒線性灌漿速度下降和灌漿持續時間縮短,造成籽粒單粒重下降。干旱脅迫的植株,其子粒灌漿持續時間大約縮短4~9 d。干旱脅迫使薏苡分蘗、單株有效穗數均減小,單株穗粒數降低。敖茂宏[7]認為干旱脅迫對單株有效穗數及單株有效穗粒數的危害程度為開花期>孕穗期>灌漿期,但相比之下,中度干旱脅迫對薏苡生長發育和產量影響最大;此外,干旱脅迫具有雙重性,雖然干旱脅迫導致籽粒產量降低,但同時提高了籽粒的蛋白質、脂肪等有效養分含量。方子松等[15]研究了云南薏苡新品種在不同生育時期干旱脅迫對薏苡形態指標的影響,表明文薏4號和文薏5號的株高在苗期受干旱脅迫影響較大,而莖粗在苗期和拔節期均受干旱脅迫影響較大;薏苡不同時期抗旱性強弱為拔節期>苗期>分蘗期。因此,根據干旱對不同生長時期形態指標的影響表現,可得出在薏苡不同生長時期進行水分調控可作為薏苡栽培管理的重要技術措施。此外,對薏苡苗期干旱脅迫后相關性狀變化趨勢進行分析,也有助于確立準確可行的抗旱性鑒定指標,對抗旱優良品種的選育有參考意義。

      3 干旱脅迫對薏苡抗旱生理的影響

      植物在受到干旱脅迫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滲透調節、抗氧化反應等生理生化過程都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會導致生長緩慢,葉片枯萎變黃,進而造成產量下降,此時植物便會通過生理反應調節、抵御、并適應不良環境[16-17]。目前,薏苡對干旱脅迫條件響應的調節機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滲透調節、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統等細胞水平上,對于分子水平等深入的研究報道較少。

      干旱條件下,植株為了維持正常的滲透壓、穩定細胞膜結構以及減小干旱脅迫對自身的傷害,會累積一些如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有效的滲透調節劑[16-17]。方子松等[15]采取盆栽的方法,以正常澆水為對照,測定文薏4號、文薏5號分別在苗期、分蘗期和拔節期干旱脅迫后的蛋白質、可溶性糖、葉綠素含量和相對電導率等生理指標。結果表明不同品種在干旱脅迫下生理生化表現不同,文薏5號的相對電導率、蛋白質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較多,葉綠素含量減少較多,說明文薏5號受干旱脅迫影響較大。王澤等[14]通過試驗得出不同供水處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無顯著性差異,但薏苡水分缺乏時類胡蘿卜素的含量相對較多。正常供水處理時葉綠素含量最多,無顯著性差異。馬堯等[18]用0.1 mol/L NaCl浸泡種子,得出萌發期幼苗在干旱脅迫下葉片積累蛋白質和游離脯氨酸,抗性增強。在干旱條件下,隨著脅迫的加強,正常和鹽脅迫幼苗脯氨酸和蛋白質含量均上升、含水量均下降。當干旱到第7 d時,幼苗正常和干旱脅迫狀態下含水量降至16.26%、14.63%時,蛋白質和脯氨酸含量下降,幼苗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抗性降低。馬堯等[19]利用水浸泡薏苡24 h后萌發4 d后移播在石英砂盤中,待幼苗長出3片真葉取下分別置于干旱(常溫、無水分供應)條件生長,并以正常幼苗作對照。結果表明在干旱脅迫下,薏苡幼苗的電解質滲漏率均明顯增加,隨著脅迫時間的延長,葉片的電導率迅速上升。在干旱脅迫下,隨著脅迫時間的延長,幼苗體內含水量逐漸下降,葉片的脯氨酸含量迅速提高,4 h后提高最快,對脅迫有一定抗性。

      光合作用是植株生長發育的基礎,植物在干旱條件下,通常是首先關閉氣孔減少蒸騰作用,阻止CO2進入,通過氣孔和非氣孔限制因素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16-22]。干旱后明顯降低薏苡的光合速率。敖茂宏等[7]通過研究得出由于干旱脅迫的發生,薏苡植株的莖、葉水分狀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在不同的各干旱脅迫時期,植株各部分的鮮重含水量、干重含水量及相對含水量均比對照小。干旱脅迫導致葉片的正常生理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同一品種在不同階段曾受到干旱脅迫的影響,相對于對照其葉凈同化率下降、比葉重減少、葉綠素含量降低、氣孔阻力增加,蒸騰速率下降、葉面積減少。王澤等[13]采用盆栽模擬控水法研究干旱脅迫對薏苡光合特性的影響,采用盆栽法在薏苡生長季節設3種水分處理(重度干旱312 mm、輕度干旱468 mm、正常供水624 mm),研究干旱脅迫對薏苡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CO 2 濃度、蒸騰速率、氣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率日變化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水分的降低,凈光合速率也隨之降低,重度干旱時薏苡出現了光合午休現象,表明干旱顯著降低了薏苡的光合能力。而輕度干旱和正常供水處理中薏苡未表現出光合午休現象,反而隨著溫度的升高凈光合速率升高,認為是由于薏苡屬于C4 類植物并且水分達到了光合作用的要求導致,因此通過調控土壤水分促使蒸騰速率和氣孔導度向是提高薏苡凈光合速率的有效措施。

      在干旱等逆境條件下,活性氧常會對植物細胞產生氧化脅迫作用,植物抗氧化系統賦予植物體以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以減輕或避免活性氧對細胞造成的傷害[21-23]。汪燦等[4]以抗旱性強的品種yy18-1和抗旱性弱的品種yy12-7為材料,以-0.1 MPa滲透勢為干旱脅迫劑模擬干旱對薏苡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PEG-6000溶液滲透勢的降低,幼苗體內過氧化氫(H2O2)、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幼苗過氧化物酶(POD)、過氧化氫酶(CAT)、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還原酶(GR)活性隨PEG 6000溶液滲透勢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含量和POD、CAT活性是維持薏苡苗抗旱性的重要機制。王澤等[14]通過測定不同干旱處理下的超氧化歧化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過氧化氫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標,得出正常供水處理的薏苡SOD 活性最小,有顯著差異。水分缺乏時,SOD活性更大,重度缺水時,薏苡的POD活性最大,供水充足時,活性相對減小,無顯著差異;重度缺水時,薏苡的CAT活性最大,其次是輕度干旱和正常供水時最小,無顯著差異。烯效唑作為一種廣譜性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兼有殺菌和除草作用[24]。向君亮等[25]研究表明,在干旱脅迫下,烯效唑可顯著降低薏苡株高和根長,增加莖粗和根冠比,同時提高薏苡葉片和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其活性氧含量,進而緩解干旱脅迫下薏苡膜脂過氧化膜的損傷,具有良好壯苗作用。路獻勇等[20]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下降對不同薏苡品種分蘗期的葉綠素含量及POD活性存在影響,在土壤水分含水量達最大毛管持水量的70%時,POD活性及植株生長明顯,MDA含量則隨水分含量減少而下降。

      4 展望

      目前有關薏苡功能基因組及基因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十分缺乏[26-29]。據查閱文獻顯示,僅有李文艷等[26]為了全面獲得和發掘薏苡的基因數據、功能信息以及潛在的SSR標記,采用PacBioSequel TM第3代測序平臺對干旱脅迫下薏苡苗期葉片進行全長轉錄組測序與分析,獲得總計 98 858條非冗余的高質量Unigenes,其平均長度為2 318 bp,1 kb 以上Unigenes占91.74%。KEGG代謝通路分析表明,30 579個Unigenes被注釋到133條已知代謝通路,其中,1 884條Unigenes涉及信號轉導和環境適應途徑,包括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途徑、MAPK 信號途徑和植物-病原互作信號途徑,上述代謝通路或途徑均與植物響應干旱等逆境脅迫相關。研究結果將為薏苡耐旱等抗逆基因發掘與克隆、抗逆分子生理機制解析以及分子標記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參考。

      目前關于薏苡抗旱研究主要集中在薏苡材料和品種的抗旱性鑒定和干旱對生長發育的影響兩方面。薏苡抗旱栽培模式和抗旱基因表達等方面研究較為缺乏,鮮少見報道。干旱對薏苡生長發育形態及生理指標的影響變化有助于研究薏苡的抗旱能力,進一步加強對薏苡生理指標的系統研究,對薏苡抗旱育種、抗旱機理及干旱調控緩解機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30]。今后應主要從選育抗旱品種和改進栽培模式等方面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31-33]。一是選育抗旱品種,根據現有研究基礎,將傳統育種方法和現代生物育種方法相結合,通過分子標記、功能基因等現代生物技術,選育抗旱薏苡新品種。二是改進耕作栽培模式,在現有研究基礎上,根據薏苡在干旱條件下的表現,通過水肥等外源調控、栽培模式改進等提高薏苡植株的保水能力,提高薏苡在干旱脅迫下的耐受性。

       

      [參 考 文 獻]

      [1] 汪  燦, 周棱波, 張國兵, 等. 薏苡種質資源萌發期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7,18(5):846-859.

      [2] 汪  燦, 周棱波, 張國兵, 等. 薏苡種質資源苗期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J]. 中國農業科學, 2017,50(15):2872-2887.

      [3] 汪  燦, 周棱波, 張國兵, 等. 薏苡種質資源成株期抗旱性鑒定及抗旱指標篩選[J]. 作物學報, 2017,43(9):1381-1394.

      [4] Wang C, Zhou L B, Zhang G B, et al.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Simulat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on Seed Germination, Root andSeedling Growth, and Seedling 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in Job’s Tears[J]. Inventi Impact-Agro Tech, 2018,21(8):991-1006.

      [5] 張國兵, 汪  燦, 周棱波, 等. 薏苡抗旱指標的篩選方法[J]. 農技服務, 2019,36(10):46-47.

      [6] 張國兵, 汪  燦, 周棱波, 等. 貴州省抗旱薏苡品種選育方法[J]. 農技服務, 2019,36(10):44-45.

      [7] 敖茂宏, 宋智琴, 申  剛, 等. 干旱脅迫對薏苡葉片生理指標及產量和籽粒品質的影響[J]. 時珍國醫國藥, 2017,28(1):213-214.

      [8] 林  波, 李祥棟. 薏苡種質資源及其遺傳特性研究進展[J]. 種子, 2016,35(7):49-53.

      [9] 陳  寧, 錢曉剛. 幾種薏苡種質材料萌芽期的抗旱性能初步研究[J]. 種子,2013,32(4):90-92.

      [10] 劉方明, 高玉山, 孫云云, 等. 高粱抗旱性鑒定研究進展[J]. 東北農業科學, 2016,41(3):5-7.[11] 隆文杰, 雷涌濤, 周國雁, 等. 玉米種質資源抗旱性鑒定研究進展[J]. 江西農業學報, 2016,28(3):29-34+42.

      [12] 黃玉蘭, 劉景文, 殷奎德, 等. S3307對干旱脅迫下薏苡種子萌發的影響[J].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 2018,30(5):14-19.

      [13] 王  澤, 田義新, 林星辰, 等. 干旱脅迫對薏苡光合特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 2019,47(9):186-189.

      [14] 王  澤. 干旱脅迫對薏苡和曼陀羅生長及光合生理指標的影響研究[D]. 長春:吉林農業大學, 2018.

      [15] 方子松, 龍  華, 金隆英, 等. 干旱脅迫對云南薏苡新品種形態和生理指標的影響(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0(1):22-29.

      [16] 賴金莉, 李欣欣, 薛  磊, 等. 植物抗旱性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科學, 2018,46(17):23-27.

      [17] 黃  嬋. 植物抗旱性生理基礎研究進展[J]. 實用技術, 2019,09:62-64.

      [18] 馬  堯, 楊國會, 王春蘭, 等. NaCl和H2O2對薏苡種子萌發及幼苗抗干旱和低溫脅迫的影響[J]. 農業與技術, 2000(5):38-40.

      [19] 馬  堯, 楊國會, 王春蘭, 等. 在干旱和低溫脅迫下薏苡幼苗抗逆性研究[J]. 農業與技術, 2000(5):41-42+45.

      [20] 路獻勇, 閆曉明, 江本利, 等. 薏苡生理生化代謝的研究進展[J]. 貴州農業科學, 2017,45(12):30-34.

      [21] 白英俊, 李國瑞, 黃鳳蘭, 等. 活性氧與植物抗氧化系統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 ,2017,45(36):1-3.

      [22] 胡國霞, 馬蓮菊, 陳  強, 等. 植物抗氧化系統對水分脅迫及復水響應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 2011,39(3):1278-1280,1282.

      [23] 閆成仕. 水分脅迫下植物葉片抗氧化系統的響應研究進展[J].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18(3): 220-225.

      [24] 黃玉蘭.  PEG模擬干旱條件下烯效唑對薏苡幼苗生理生化的調控及轉錄組分析[D]. 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2017.

      [25] 向君亮, 黃玉蘭, 殷奎德, 等. 烯效唑對干旱脅迫下薏苡抗氧化酶活性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響[J]. 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 2017,30(3):264-270.

      [26] 李文燕, 崔百元, 劉勤堅. 薏苡苗期葉片全長轉錄組測序、注釋及SSR預測[J/OL]. 分子植物育種:1-22[2020-04-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190822.1502.003.html.

      [27] 楊小雨. 薏苡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A].//中國作物學會.201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中國作物學會:中國作物學會,2019:290.

      [28] 王紅娟, 江本利, 於  春, 等. 薏苡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 2018,46(1):10-13.

      [29] 劉  榮, 申  剛, 羅曉青, 等. 薏苡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 河南農業科學, 2015,44(3):1-4.

      [30] 李志芳, 付瑜華, 黎  青, 等. 薏苡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創新利用研究進展[J]. 分子植物育種, 2019,17 (8):2728-2734. [31] 唐  虎, 魏興元, 李祥棟, 等. 薏仁米側膜抗旱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種業, 2015(9):83-84.

      [32] 屈  洋, 楊  陽, 馮佰利. 薏苡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研究進展[J]. 農學學報, 2019,9(4):74-78.

      [33] 鄒成林, 鄭德波, 譚  華, 等. 廣西玉米抗旱研究進展[J].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19,32 (4):26-30. 

       

       

      作者:彭方麗(1990—),女,研究實習員,碩士,從事高粱、薏苡等作物生產研究。

      來源:《農技服務》2020年5期7-10頁

      責任編輯:劉忠麗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