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農業科技 ? 科技論文 ? 正文

      秦安縣馬鈴薯品種大區比較試驗

      發布日期:2021-04-28??瀏覽次數:820
      核心提示:秦安縣隸屬甘肅省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206.7 h,年日照百分率為50%。而馬鈴薯對生育季節要求低,是秦安縣的主栽優勢作物之一,年播種面積在13 330 hm2。目前,由于秦安縣馬鈴薯栽培品種混雜,良種覆蓋率低,特別是優質專用品種缺乏,并未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主打產品,影響了馬鈴薯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為篩選適合秦安
       秦安縣隸屬甘肅省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206.7 h,年日照百分率為50%。而馬鈴薯對生育季節要求低,是秦安縣的主栽優勢作物之一,年播種面積在13 330 hm2。目前,由于秦安縣馬鈴薯栽培品種混雜,良種覆蓋率低,特別是優質專用品種缺乏,并未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主打產品,影響了馬鈴薯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為篩選適合秦安縣種植的優良馬鈴薯品種,2020年秦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引進青薯9號等9個馬鈴薯新品種,在秦安縣王鋪鎮粱峴村開展了馬鈴薯品種大區對照試驗,分析其物候期、經濟性狀及產量,以期為秦安縣馬鈴薯品種更新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秦安縣王鋪鎮粱峴村的川旱地,海拔1 760 m,年降水量415 mm,年均氣溫6.10℃,無霜期113 d左右,試驗地地勢平坦,肥力水平一致,土壤為黃綿土,前茬作物為玉米。

      1.2 試驗材料

      試驗選取隴薯14號、隴薯12號、隴薯7號、冀張薯12號、冀張薯8號、青薯9號、荷蘭15、冀張薯226、隴薯3號(CK)共9個馬鈴薯新品種,種薯均有秦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供;覆蓋材料為寬100 cm,厚0.01 mm的黑色地膜,由甘肅福雨塑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大田比較試驗,每個品種種植區面積為13 m×46 m=598 m2。田內作業采取全程機械化起壟播種黑色地膜覆蓋方式,壟寬80 cm,壟高25 cm,壟溝寬50 cm,總幅130 cm,株距27 cm,播種密度 57 000株/hm2。

      1.4 試驗過程

      馬鈴薯各品種于4月16日播種。施肥量各品種相同,每大區均施農家肥45 t/hm2,尿素0.26 t/hm2、普通過磷酸鈣0.58 t/hm2。農家肥、氮、磷肥按大區面積稱量,于播種前作基肥施入,其他管理同大田。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候期

      從表1可見,各品種于5月6—8日出苗?,F蕾期出現最早的是荷蘭15,為5月23日;最晚的是青薯9號,為6月17日;其他品種為6月12—16日。開花期出現最早的是荷蘭15,為6月3日;最晚的是青薯9號,為7月2日;其他品種為6月26—30日。生育期以荷蘭15最短,為116 d;青薯9號生育期最長,為145 d;其他品種為132~144 d。

       

      表1  不同馬鈴薯品種的物候期

      品種

      播種期/(月/日)

      出苗期/(月/日)

      現蕾期/(月/日)

      開花期/(月/日)

      成熟期/(月/日)

      生育期/d

      隴薯14號

      4/16

      5/7

      6/16

      6/30

      9/27

      143

      隴薯12號

      4/16

      5/7

      6/16

      6/30

      9/27

      143

      隴薯7號

      4/16

      5/8

      6/15

      6/29

      9/27

      142

      冀張薯12號

      4/16

      5/6

      6/12

      6/26

      9/16

      134

      冀張薯8號

      4/16

      5/7

      6/12

      6/26

      9/15

      132

      青薯9號

      4/16

      5/8

      6/17

      7/2

      9/30

      145

      荷蘭15

      4/16

      5/6

      5/23

      6/3

      8/29

      116

      冀張薯226

      4/16

      5/7

      6/12

      6/26

      9/15

      132

      隴薯3號(CK)

      4/16

      5/8

      6/15

      6/28

      9/27

      144

      2.2 主要經濟性狀

      由表2可見,隴薯12號、荷蘭15的薯形為長橢圓形,其他品種均為橢圓形。青薯9號皮色為紅色,其他品種均為黃色。冀張薯12號、冀張薯8號、冀張薯226肉色的為白色,其他品種均為黃色。所有品種芽眼均為淺。大中薯率最高的是青薯9號,為73.8%;最小的是荷蘭15,為55.8%。單株結薯最高的是隴薯14號,為8.3個/株;最小的是隴薯12號,為5.6個/株。單株產量最高的是青薯9號,為0.75 kg/株,最小的是荷蘭15,為0.41 kg/株。

      2.3 產量

      由表2可見,青薯9號產量最高,為42.84 t/hm2,較隴薯3號(CK)增產27.34%;隴薯12號次之,為41.05 t/hm2,較隴薯3號(CK)增產22.04%;冀張薯226第3,為39.35 t/hm2,較隴薯3號(CK)增產16.98%;荷蘭15最低,僅23.20 t/hm2,較隴薯3號(CK)減產31.04%。

      表2 不同馬鈴薯品種的主要經濟性狀及產量

      品種

      薯形

      皮色

      肉色

      芽眼

      大中薯率/%

      單株結薯/(個/株)

      單株產量/(kg/株)

      產量

      /(t/hm2)

      比對照±/%

      位次

      隴薯14號

      橢圓

      56.4

      8.3

      0.67

      38.20

      13.56

      4

      隴薯12號

      長橢圓

      68.8

      5.6

      0.72

      41.05

      22.04

      2

      隴薯7號

      橢圓

      57.3

      6.2

      0.47

      26.98

      -19.8

      8

      冀張薯12號

      橢圓

      59.7

      6.6

      0.65

      37.07

      10.20

      5

      冀張薯8號

      橢圓

      62.5

      6.3

      0.55

      31.36

      -6.78

      7

      青薯9號

      橢圓

      73.8

      7.1

      0.75

      42.84

      27.34

      1

      荷蘭15

      長橢圓

      55.8

      6.9

      0.41

      23.20

      -31.04

      9

      冀張薯226

      橢圓

      63.5

      7.2

      0.69

      39.35

      16.98

      3

      隴薯3號(CK)

      橢圓

      56.6

      7.8

      0.59

      33.64

      0

      6

      3 小結

      從試驗結果看,在參試的9個品種中,生育期以荷蘭15最短,為116 d;青薯9號生育期最長,為145 d,其皮色為紅色,大中薯率為73.8%。青薯9號的產量最高,為 42.84 t/hm2,比對照隴薯3號(CK)增產率為27.34%;隴薯12號次之,為41.05 t/hm2,比對照隴薯3號(CK)增產率為22.04%;冀張薯226號第3,為39.35 t/hm2,比對照隴薯3號(CK)增產率為16.98%。青薯9號、隴薯12號和冀張薯226號這3個品種產量高,薯塊大,商品性能好,適宜在秦安縣旱川地及半山區采取全膜覆蓋、高壟種植的方式進行示范推廣。

       

      馬  成(1992—),男,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862307679@qq.com

      (責任編輯:劉忠麗)

      來源:《農技服務》2021年2期18-19頁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