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9月18日電 操作間內,選手們雙手敲擊鍵盤;不遠處的場地上,一輛搭載了智能駕駛技術的車輛模型穿梭在不同障礙之間。這是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人工智能訓練賽項的比賽現場,與首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設置了20個新職業和數字技術技能類賽項,人工智能訓練賽項就是其中之一。
“人工智能作為近年來的熱門產業,也成為各高校的熱門專業?!辟愴棻U辖庹f員代簡寧介紹,該賽項對標人工智能訓練師國家職業標準,選取數據采集及標注、模型訓練及優化、算法測試、模型部署及應用等典型人工智能工作任務作為競賽內容。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型技能人才源源不斷地涌現,社會對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需求。天津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吳立國表示,新職業賽項融入體現了國家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凹寄苋瞬排囵B需要與社會進步相匹配?!眳橇f。
這一點也在首次亮相的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賽項上有所體現。在比賽現場,選手們全神貫注地進行工業機器人參數的設置和編程調試,使機器人獨自完成物料的自動輸送、定位抓取、缺陷檢測、視覺評判、成品入庫等流程。
該項目裁判長、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副院長羊榮金介紹,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逐漸向高自動化、高密集性方向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漸融入其中,相關平臺復雜程度越來越高、應用場景越來越廣,先進技術正逐漸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與傳統賽項叮當作響、“火花帶閃電”的場景不同,大多新職業賽項滿是數字技術、智慧應用,現場一片安靜,也彰顯出職業技能人才工作方式、工作場景、工作內容的新變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占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各類技能人才活躍在生產一線和創新前沿,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職業的背后是新業態的支撐,體現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正邁出的堅實步伐,同時也意味著發展的新機遇和就業的新空間,這對于增強新職業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促進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钡诙萌珖寄艽筚悎涛瘯夹g保障部副部長李戰強說。(記者尹思源 王寧)
責任編輯:劉伊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