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
第一生產力!當“第一”前置于“生產力”,不僅是把科學技術之于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和生產力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科學總結。
這一重要論斷,不斷貫穿落實在此后的全黨重點工作中,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不斷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到黨的十八大后提出創新是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事業在黨和人民事業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網)
總監制:于鋒 高陽
監制:王薇 趙凈 馬媛
策劃:關宇玲
責任編輯:谷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