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是一項以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創新工程,是中國式鄉村振興的先行樣板。浙江省在推動“千萬工程”的過程中,始終把規劃放在首要位置,用“七分力量抓規劃,三分力量搞建設”,堅持“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施工”,形成了村莊布局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美麗鄉村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成果。規劃先行、科學規劃,避免了工程實施的盲目性,確保了建設行動的效果。20年來,“千萬工程”的內涵不斷豐富,但其尊重城鄉發展客觀規律、以科學規劃指導鄉村建設的理念一以貫之,并成為引領“千萬工程”久久為功的治理“法寶”。筆者認為,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縣鄉域尺度上,體現了因地制宜、分類引導的規劃思維。當前,中國的城鎮化雖已進入下半程,但并未完全結束,這也就意味著部分地區鄉村人口的外流、鄉村地區的局部收縮難以避免。此外,不同的鄉村在區位條件、資源稟賦上往往各有差異,基礎條件和發展路徑也不盡相同。因此,中國的鄉村振興必然不能是“一刀切”“撒胡椒面”。為了防止公共資源在鄉村地區的無效浪費,需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科學合理的村莊布局與分類引導為前提?!扒f工程”在推進之初,便設立了鄉村的分類遴選標準,明確了“示范村”“整治村”的不同建設要求;在后來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中,又進一步細分出提升人居環境的“整治村”、面向綜合服務的“中心村”以及專項保護的“歷史文化村”等類型,同時形成了“差異有特色,共性有標準”的規劃建設規范文件,全面保障了“千萬工程”的有序實施。
其二,在村域尺度上,體現了三位一體、精耕細作的規劃思維。中國的鄉村振興并不是簡單的物質空間美化運動或是膚淺的“涂脂抹粉”,而是要把空間的有效供給與鄉村產業經濟的振興、社會文化的發展相互結合,實現“空間—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系統聯動。面對日益增長的耕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壓力,鄉村空間供給,更要避免走粗放擴張的老路?!扒f工程”在推進過程中,充分重視村莊存量低效建設用地的再利用,以示范性建設項目為“觸媒”,精準服務于現代農業、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多元化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支撐了鄉土文化的傳承和現代化展示,促進了鄉村社會文化活動的開展和鄉村文明的推陳出新。
其三,在村莊建設尺度上,體現了各美其美、“千村千面”的規劃思維。村莊人居環境的改善,要突出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避免套路化、庸俗化的“千村一面”;同時,要積極引導村民深度參與規劃設計的全過程,營造“美麗家園、共同締造”的協同治理氛圍?!扒f工程”在推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村莊的原始風貌和空間肌理,挖掘、設計具有鄉土風情和顯著地域辨識的空間符號,通過村莊景觀的改造設計,重塑村莊韻味、彰顯獨特魅力?!扒f工程”還通過多種形式的公眾參與和“陪伴式”規劃方法,激發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20年來,“千萬工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規劃為引領,既謀劃長遠又保持定力,在規劃的循序漸進、迭代升級中持續探索美麗鄉村建設之路。我們期待,“千萬工程”的寶貴經驗能夠在更多鄉村落地開花,引領中國式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城市規劃與發展研究院)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