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八方面31條舉措,旨在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將有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學習貫徹《意見》的精神實質和政策舉措需深刻認識其出臺的背景與意義,精準把握新時代民營經濟功能定位,站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入思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落到實處的有效舉措。
《意見》出臺的背景與深刻意義
《意見》的出臺是在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新要求、國內國際經濟發展新趨勢、科技革命新機遇的基礎上,結合民營經濟發展趨勢性變化和階段性特征作出的新的重大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2023年4月召開的二十屆中央深改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均重點提及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破除制度障礙和隱性壁壘等問題。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新的困難與挑戰。從國際上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逆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從國內看,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較大,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面臨民營企業家投資信心不足等問題。為此,迫切需要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情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應對當前經濟面臨挑戰的必然。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市場需求不足、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轉型升級壓力與難度大等現實問題。對此,《意見》提出,要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精準制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加強政策協調性,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發揮民營經濟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當前一些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對此,《意見》提出,要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發揮民營經濟所具有的機制靈活、反應快等優勢,堅守主業、做強實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中拓展發展空間,提升民營經濟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由“支持”轉變為“發展壯大”?!兑庖姟吩俅沃厣炅藞猿帧皟蓚€毫不動搖”,將民營經濟定位在“發展壯大”的重要地位。認識上的突破和飛躍,為民營經濟長期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動力。當前,要針對有關否定民營經濟的各種論調,重申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三個沒有變”,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推動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提振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的必然。針對近年來部分民營企業對未來發展預期偏弱、信心不足問題,《意見》提出要及時回應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拿出支持自己人的具體舉措,增強民營企業通過合規經營、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信心,從而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為民營經濟在新時代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明確新時代民營經濟的功能定位
《意見》肯定了民營經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要作用,首次明確了新時代民營經濟的功能定位。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本質要求。民營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直接關聯。首先,民營經濟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作出了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并總結了民營經濟的“56789”貢獻。我國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由民營經濟所創造,90%以上的市場主體是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帶來巨大的就業效應,為改善民生、提高就業水平作出巨大貢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其次,民營經濟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通過發展壯大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通過吸納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通過參與第三次分配,在慈善捐贈和扶貧濟困中作出積極貢獻。最后,民營企業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積極實踐,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企業力量。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之間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國有企業的戰略調整為民營經濟騰出了成長空間,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產生的“鯰魚效應”,促進國有經濟的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兩者互促互進、缺一不可。其次,民營經濟是我國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在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全國80%以上的新產品、70%左右的技術創新、65%左右的發明專利都來自民營企業。在智能制造、大數據、生物健康等領域,民營企業更是牢牢占據領跑地位,有力支撐著我國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笔紫?,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民營經濟功不可沒。我國創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基礎。其次,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豐富和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和實踐內涵,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最后,民營經濟人士作為我們自己人,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要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目前,目前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超過1.18億戶,民營企業數量占企業總量超過92%。民營經濟已撐起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正在不斷上升,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
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落到實處
《意見》從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營造社會氛圍等六方面提出了任務部署。目前,關鍵是要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為此,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議。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工作機制。一是各級政府部門要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研究、學習貫徹《意見》精神、政策舉措,強化組織實施力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充分激發各地積極性。強化央地聯動,壓實地方部門責任,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共謀發展、共促創新的工作機制。三是各地區各部門依照《意見》進一步制定行動方案,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可實施性,及時提出完善政策的后續配套措施。
把握正確方法論,形成高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科學方法。一是明確各地具體目標任務。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結合各地區的特點和差異,制定可量化、可落實、可考核的指標和政策。二是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發展趨勢加大投入。三是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思想引導和政治引領。引導民營企業家正確認識時與勢、把握危與機;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回報社會;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促進共同富裕。四是完善民營經濟黨組織的規范化建設,構建黨建引領的企業治理機制。
加強跟蹤問效,建構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的反饋機制。一要建立健全督促落實的工作制度,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跟蹤分析,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二是建構評價反饋制度,對民營經濟的發展狀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控診斷,保障政策跟進和機制優化有的放矢。三是不斷改進督促落實工作方式方法。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跟蹤問效的成效。媒體要注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持續關注《意見》貫徹落實情況,對好做法、好經驗廣泛宣傳,提高跟蹤問效工作效率。
(作者為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