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促進了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勾勒出鄉村治理的新藍圖,開啟了鄉村善治的新探索,是農民群眾最歡迎、最受益的一件實事。
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在山西省委常委會主題教育學習“千萬工程”經驗交流研討會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常態化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選優配強農村‘兩委’班子,著力建設善治鄉村?!?/p>
抓重點、說實話,提升群眾自治能力。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農民自己的事情,調動農村基層組織和廣大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山西省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堅守群眾立場、群眾視角,從農民最關心的事情做起,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因地制宜出臺鄉村治理標準,發揮“道德銀行”、農村文化講堂、村民學堂、基層宣講隊的作用,不斷提升村民道德水準。要以村民自治制度為本,創設“五事共商”等“村民說事議政”基層民主協商機制,“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推廣民主懇談、“五議兩公開”、村民票決制等民主自治形式,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逐步提升鄉村自治水平。
抓難點、出實招,創新鄉村社會治理。村級民主政治建設是解決農村問題的一個“牛鼻子”,解決好這個問題,其他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就要堅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大力構建黨建統領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比如,山西省陽泉市“固莊經驗”吸引全國25個省市15萬余人到村里學習;山西省運城市雷家坡德孝文化建設,以婦聯會、婦女志愿服務隊等組織為依托建立了德孝文化建設長效機制,探索出實現鄉風文明的有效路徑。山西省各地村莊普遍實行網格化治理、網格化服務,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抓關鍵點、辦實事,加強基層依法治理。在法治軌道上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條件。山西省將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作為基層依法治理工作載體,將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的過程變成服務中心工作、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逐步實現基層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管理的法治化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全省43個村(社區)入選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同時,山西省深入開展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2022年共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1.2萬余戶;開設“農村學法用法大講堂”,組織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法進鄉村”“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宣傳活動等,推動法律制度成為人們辦事指南、推動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善治善為、鄉村和美。深刻領悟“千萬工程”理念,總結運用好“千萬工程”好做法好經驗,因地制宜、落實到位,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一定能夠顯著提高,廣大農村一定能夠實現持續穩定安寧。
責任編輯:張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