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桿菌
bacteroide
定義:一類嚴格厭氧、無芽孢的革蘭氏陰性桿狀細菌,分解糖產生乙酸和琥珀酸。
學科:微生物學_微生物形態與結構
相關名詞:桿菌 微生態系統 多糖
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人類腸道有一個極其密集和復雜的細菌群落定殖。這些細菌與人類宿主建立了最有趣的互惠共生關系。人類腸道為微生物群提供了一個營養豐富的環境,形成了一個腸道微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的新陳代謝則影響著人類的健康。近年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重要發展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了微生物群的復雜性。有趣的是,盡管人類微生物群中的菌株具有巨大的變異性,但這些細菌中90%以上只屬于大約70個已知細菌門中的兩個,即厚壁菌門和擬桿菌門。
擬桿菌中目前有吉氏擬桿菌、脆弱擬桿菌、多毛擬桿菌、普通擬桿菌、艾格擬桿菌、卵形擬桿菌、多形擬桿菌、單形擬桿菌、糞擬桿菌和化膿擬桿菌10個與人類有關的菌種。多糖是一種大分子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的主要成分,但不能被我們直接吸收利用。擬桿菌則具有大量的糖基水解酶,并且能夠切割自然界中發現的大多數糖苷鍵,因此能利用腸道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碳水化合物。擬桿菌能將多糖水解為分子量小的寡糖,這些寡糖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和調節免疫等生物活性。擬桿菌利用多糖也會產生大量揮發性脂肪酸,這些脂肪酸通過腸道被重新吸收,并被宿主用作能源,為人類提供了營養來源。
根據擬桿菌在宿主中的位置,某些種類的擬桿菌可能發揮有益和致病的雙重作用。如上所述,擬桿菌在腸道中主要發揮有益作用,但在其他身體部位則是病原體。擬桿菌可引起人體各部位的感染,如在腸外感染進入血液后,這些微生物可能穿透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腦膜炎和腦膿腫。它們還能進入腹腔、肺部、頸部和口腔,是腹腔膿腫、肺膿腫、頸部膿腫與口腔感染的罪魁禍首。
(延伸閱讀作者: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原野博士)
責任編輯:胡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