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扒f工程”實施20年來,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帶來了全方位變化,創造了歷史性成就,形成的影響是國際性的?!扒f工程”的成功實踐,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探尋了統籌城鄉、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凸顯了物質富裕和精神文明互促共進的重要原則,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要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實踐理論和科學方法,為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加快城鄉融合,譜寫中國式鄉村現代化新篇章貢獻了先行樣本。
一、“千萬工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
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作出了實施“千萬工程”的重大決策,即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開啟了浙江鄉村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篇章。20年來,浙江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牢記“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諄諄囑托,一張藍圖繪到底,實現了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未來鄉村的躍遷。
(一)“千萬工程”是引領鄉村發展的龍頭工程
聚焦破解浙江率先遇到的產業層次低、發展粗放、生態不堪重負等“成長的煩惱”和“制約之痛”,“千萬工程”找到了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有效路徑。習近平同志在2003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召開的浙江省“千萬工程”啟動會上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切實理解“農業興才能百業興、農民富才能全省富、農村穩才能全局穩”的深刻道理,不斷增強“現代化建設中增加農民收入的任務最迫切、發展現代農業的任務最艱巨、改變農村面貌的任務最繁重”的歷史責任,充分認識實施“千萬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不懈地抓好這項惠及全省千百萬農民的“德政工程”,努力提高農村社區建設水平,整體推進全省的“三農”工作。自2003年以來,浙江制定新的行動計劃,持續迭代深化,不斷向縱深推進。2008年部署繼續實施第二輪“千萬工程”,在全省全面開展村莊整治建設。2010年部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行動。2016年提出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2021年大力實施新時代全域共美、環境秀美、產業壯美、數智增美、風尚淳美、生活甜美“六大行動”。2023年持續深化鄉村建設行動,以“千萬工程”統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二)“千萬工程”是統籌城鄉的基礎工程
聚焦破解浙江發展中面臨的城鄉差距大、城鄉融合難等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浙江以“千萬工程”為抓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扒f工程”實施20年來,浙江城鄉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一是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籌推進城鄉交通、供水、供電、供氣、物流、寬帶服務、金融網點等建設,2022年全省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達率100%,城鄉公交一體化率75%;率先基本實現城鄉飲水同質,城鄉規?;┧采w率達90%;農網供電可靠性達99.9%,農村電網智能化改造有效覆蓋率92.1%;管道燃氣“村村通”試點和城鄉供氣一體化試點積極推進;快遞進村服務、行政村4G和光纖、重點鄉鎮5G、“雪亮工程”基本實現全覆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第一。二是城鄉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推動教育培訓、勞動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服務向鄉村延伸,實現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城鄉教育共同體、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覆蓋,義務教育城鄉學校校際差異系數全國最低(0.27以內),村級醫療機構規范化建設率84.4%。三是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深入推進“兩進兩回”,支持和引導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農村能人回農村,實施新一輪農村能人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農民創業促進行動,培育更多農創客,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
(三)“千萬工程”是“兩山”轉化的生態工程
聚焦破解如何轉變發展理念、調整發展方式,特別是處理好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千萬工程”實現了從美麗生態到美麗經濟,再到美麗生活的躍升,有效打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安吉農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生動形象地揭示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浙江按照“兩山”理念的指引,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功能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增強美麗鄉村建設的持久動力。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70個、示范鄉鎮724個、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美麗庭院300多萬戶,不斷涌現出鄉村旅游、電子商務、養生養老、來料加工、運動健康、文化創意等新產業和新業態。
(四)“千萬工程”是鄉村治理的民心工程
聚焦破解鄉村治理難題,特別是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功能不健全、協調聯動機制不完善、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高位推動,有效發揮了多種治理制度的功效。充分調動政府、農民和市場三方面積極性,政府發揮引導作用,做好規劃編制、政策支持、試點示范等工作;注重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完善農民參與引導機制;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建立利益機制,吸引企業、社會、村集體和村民多元主體共同投資和參與鄉村建設,解決鄉村建設供給不足、資金短缺問題,從而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的大格局。同時,積極推進鄉村數字化改革,加快建設鄉村“數字大腦”,堅持需求導向,聚焦重點領域打造更多適農化多跨應用場景。積極推進新時代鄉村集成改革,提升鄉村文明風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切實提高鄉村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深化“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確保農村地區社會秩序和諧有序。
(五)“千萬工程”是共同富裕的改革工程
聚焦破解城鄉收入分配差距大、農民增收難等問題,“千萬工程”有效激發鄉村內生活力,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浙江結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各項目標任務,謀劃建立一套目標清晰的指標體系,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謀劃推進農戶“擴中”“提低”、山區26縣和海島縣高質量發展以及“浙農促富”數字化場景應用建設等重點任務,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浙江“三農”辨識度的標志性抓手。建立政府投入引導、農村集體和農民投入相結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省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市級財政配套補助、縣級財政納入年度預算。支持組建縣域強村公司,增強村集體經濟富民惠民功能,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生態農業,建設“共富工坊”,深化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多渠道提升農民收入。打造新型幫共體,推行共享型飛地經濟合作模式,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實現先富帶后富、區域共同富。浙江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03年的2.43∶1縮小到2022年的1.90∶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年均增長31.1個百分點。全省村級集體總資產8800億元,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達51.2%。
二、“千萬工程”對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價值
“千萬工程”從省域層面對如何有效破解“三農”問題,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念重塑、模式重塑和制度重塑,蘊含著獨特的系統觀、發展觀、價值觀、文明觀和生態觀,是結合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生動實踐,在我國城鄉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萌發與實踐的重要標志性成果。
(一)指明了建設現代鄉村的目標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從大歷史觀的視角,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創造性地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扒f工程”找到了有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城鄉分割的體制機制障礙的金鑰匙,推動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實現雙輪驅動,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同時,“千萬工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農村地區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
(二)開辟了城鄉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扒f工程”充分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率先求解“城鄉差距”這個共同富裕的普遍性難題,從浙江千百萬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把增進廣大農民群眾的物質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積極探索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過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有效激活農村廣闊的消費市場,為強大國內市場提供支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筑牢基礎。
(三)找到了現代鄉村治理的核心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扒f工程”把農村文明村、文化村、衛生村、民主法治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從“風景美”向“風尚美”轉型,極大地改善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鄰里關系。同時,創新提質鄉村數字經濟,積極運用現代數字技術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全面融合,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農村產權制度、戶籍制度、“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等農業農村領域重點改革,推動美麗鄉村從“形態美”邁向“制度美”。
(四)賦予了鄉村文明傳承的創新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賡續農耕文明,強調要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扒f工程”不僅僅是環境革命,還是一項“文化工程”,從最早的“送文化”“種文化”,到2013年為順應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農村文化發展實際,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農村文化禮堂,通過文化引領實現“心靈美”,截至2022年底,已經實現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蓋。按照“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定位,推動教育教化、鄉風鄉愁、禮儀禮節、家德家風、文化文藝“五進”禮堂,使文化禮堂成為農村“文化地標”、農民“精神家園”,讓浙江鄉村不僅美在山水生態、村容村貌,更美在鄉風文明、人文內涵。
(五)貢獻了鄉村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
“千萬工程”探索于浙江,走向全國,并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反響,為世界提供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浙江樣本?!扒f工程”有效破解了如何改善鄉村環境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性難題,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扒f工程”面向廣大農民,推動廣大農民共享現代化成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性支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以自身的努力,既著眼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又著眼于人類文明的共同未來,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愿景作出突出貢獻和示范,“千萬工程”成為人類生態文明建設史、現代化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
三、持續深化“千萬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新征程上,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將為推進城鄉融合新進展、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塑造鄉村風貌新氣質、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三農”新篇章,讓農村群眾享受到現代化建設新成果,作出新的時代貢獻。
(一)為推進城鄉融合賦能
持續深化“千萬工程”,要把工農、城鄉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將提高縣城承載能力與深化“千萬工程”相結合,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縣、鎮、村三級美麗聯動創建,在城鄉融合中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加快走出以縣域為基本單元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向美麗鄉村延伸,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向美麗鄉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美麗鄉村輻射,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的廣闊天地,高水平實現新型城鎮化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均衡發展、互促共進、共同繁榮。
(二)為提速鄉村振興加力
持續深化“千萬工程”,要找準我國鄉村發展的歷史方位,更高水平統籌推進鄉村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鄉村現代生產力。大力提升村民現代化素質,全面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更加注重完善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不斷重塑鄉村功能,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動能,加快走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踐新路徑。
(三)為建設和美鄉村增色
持續深化“千萬工程”,要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保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加快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深入探索農業綠色價值實現機制。健全生態環境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互促共進的機制,形成既有現代文明,又有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新境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推動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再提升,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治理體系。
(四)為實現共同富裕創路
持續深化“千萬工程”,要進一步豐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內涵,率先探索破解制約我國“三農”問題的有效路徑,努力繪就共同富裕大場景下新時代美麗鄉村新圖景,推動美麗鄉村不斷彰顯未來味、共富味、數字味。通過全鏈條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行動、農民創業就業促進行動、鄉村數字經濟發展行動、先富帶后富“三同步”行動,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共同富??吹靡?、摸得著、真實可感,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執筆人:吳紅梅 潘毅剛 陳文杰 祝立雄)
(本文發表于《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期刊2023年第6期)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期刊2023年第6期目錄
責任編輯: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