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歷史,文明形態是文明的類型劃分,也是文明發展成熟的標志,每一種文明形態有其獨特內涵和品質,也有其獨特地位和價值,不同文明形態構成人類文明發展的圖譜,呈現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脈絡。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大致經歷了三種形態:在“自然共同體”中以公社所有制為根基的原始文明形態,在階級社會的“虛幻共同體”中形成的奴隸制、農奴制和雇傭勞動制螺旋上升的“對抗”和“分裂”的文明形態,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的真正共同體中形成的文明形態。在社會主義的文明形態出現之前,“對抗”和“分裂”一直“存在于整個文明期。奴隸制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個剝削形式;繼之而來的是中世紀的農奴制和近代的雇傭勞動制。這就是文明時代的三大時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
從全人類發展進步的角度來看,這些文明形態對于人類文明進步意義是毋庸諱言的。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這種“對抗”“分裂”和“奴役”的文明形態,特別是作為“內在對抗”的文明形態最高形式的資本主義文明“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生產方式開創了歷史向世界歷史的廣闊空間,使“狹隘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真正普遍的個人所代替”。同時,“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概括地說,資本主義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政治解放問題,二是生產力的發展問題。就政治解放來說,“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政治解放當然是一大進步;盡管它不是一般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為止的世界制度內,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就生產力的發展來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要之,資本主義文明形態的歷史進步性體現在“三個有利于”,即“資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這種剩余勞動的方式和條件,同以前的奴隸制、農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社會關系的發展,有利于更高級的新形態的各種要素的創造”。但是,既往的這一切以“對立”和“分裂”為特征的文明形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這就是榨取剩余勞動。資本主義文明自然也不例外。
從上述意義上講,資本主義的文明形態是有“原罪”的。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生活和組織方式在本質上是對立性的,其所造成的資本主義文明形態也必然是對抗性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所說:“文明每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同時前進一步”。資本主義“文明時代的基礎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是“資本增殖邏輯”戰勝“人的發展邏輯”的進程,“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也是人不斷異化為“單向度的人”的過程。因此,生活于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無論現代化在何種程度上解放了個人,無論它給予了個體怎樣的權利,它依然無法解決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問題,更遑論找到解決全人類發展問題的道路。
人類歷史是曲折性和前進性的辯證統一,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聯袂共生?!霸谫Y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 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因此,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笨梢?,資本主義文明形態注定是一項“未竟的事業”。如何完成這一“未竟的事業”,終結人類社會的“史前史”,創造真正的“人類的社會”的歷史,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因應這一歷史使命,遵循這一歷史規律,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古老的東方大國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之路,秉承以人民至上超越資本至上、以共同富裕超越兩極分化、以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超越物質主義膨脹、以世界各國一律平等、共同進步超越霸權主義的發展邏輯,堅持中華文明的特殊性與人類文明的普遍性的有機統一,創造了人類文明的全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外,沒有任何一種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在這樣短的歷史時期內創造出我國取得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這樣的奇跡”。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路徑,打破了只有西方資本主義道路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也用事實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宣告了各國最終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為歸宿的單線式歷史觀的破產。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痹谶@一新的形態文明的滋養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并深刻影響和塑造了“東升西降”的世界格局。
那么,中國式現代化創造出的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具體“新”在哪里?
第一,“新”在“文脈結合”。
黨和人民事業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為其提供了全新選擇”。
第二,“新”在“理論躍遷”。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對“西方中心主義”的超越?,F代化理論中傳統的看法認為現代化本質上是西方化。西方社會現代化過程所表現出來的現代性特征正是不發達國家現代化必須仿效、照搬的一般特征,西方發達國家所經歷的道路正是不發達國家要重復走的道路。但各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進程絕不僅僅只有一種實現方式、一條道路、一種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必須兼容走向現代化的多樣道路?!敝袊浆F代化道路是黨帶領人民歷經百年奮斗自主探索出來的,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通過社會主義來實現現代化也是歷史的必然。
第三,“新”在“道路開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打破了對西方現代化道路和模式的依賴,為人類指明了一條實現現代化的嶄新道路。西方現代化理論認為:早發國家的現代化屬于憑借其自身力量發展起來的內生式現代化,而后發國家只有依靠輸入外來的西方文明才能發動和推進現代化進程。但事實說明,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照搬外國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F代化作為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動態的、漸進的轉化過程,在推進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不可能脫離具體國家的特定社會基礎。因此,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照搬任何現成模式,而是從本國實際出發,走出一條自己的現代化之路。
第四,“新”在“人民至上”。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就是一條致力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道路。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一項本質要求,是堅持人民立場在發展成果、財富分配上的體現,這決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原則,區別于西方以資本為本的現代化邏輯。中國式現代化強調要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在這個奮斗目標上,中國式現代化旨在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每個生產者個人最全面的發展,即堅持公平正義,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同時,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五,“新”在“和平發展”。
中華民族崇尚和平,推崇國家關系、民族關系之和,沒有對外侵略的傳統,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文明的基因。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對西方傳統“國強必霸”“文明沖突論”和“零和博弈”等思維方式和擴張、掠奪現代化模式與理論的超越??v觀西方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大多與擴張主義、霸權主義、對外侵略聯系在一起,伴隨著殖民、掠奪,走的是對外推行霸權主義、殖民主義、零和博弈的發展之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摒棄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建立了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為對外合作原則的新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是憑借武力和戰爭崛起的現代化,不是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現代化,不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和零和博弈的現代化,而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現代化,是推進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代化。
第六,“新”在“共贏共享”。
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無論哪種文明類型,如果背離人類文明發展的統一性和共同趨向,文明的發展就會“脫軌”,最終會被世界文明發展的大勢所淘汰;如果適應人類文明發展的統一性和共同趨向,跟隨人類文明發展大潮,文明發展就能步入正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是全人類共同的訴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強調,“我們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文明形態,是有效解決貧困、戰爭、種族歧視、重大傳染疾病、生態危機的文明形態,是體現“世界文明發展的統一和趨向”的文明形態,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展現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光明前景。
人類文明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演進,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必然負有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賦予責任。人類文明新形態概念的提出,既回答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又指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進而開啟了一段專屬于中華民族的引領時代發展、文明發展的新征程,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責任編輯:趙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