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正文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發布日期:2022-11-12??來源:《紅旗文稿》??作者:王偉光??瀏覽次數:472
      核心提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背浞终J識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質、內涵及其偉大意義,就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中,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背浞终J識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質、內涵及其偉大意義,就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中,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從當今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中,深刻把握立足中國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成功的發展道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與民族復興的愿景中,深刻把握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保證。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自近代以來由資本主義歷史時代取代封建社會歷史時代,而通往更高水平發展階段的必經之路,實現現代化是各個國家、民族或地區實現自身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F代化的實現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民族或地區表現出不同的特征與形式。當今世界的現代化,從社會制度上來區分,其實現方式是兩大類:一類是資本主義的現代化,一類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兩類基本實現形式是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根本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的。歷史已經表明,通過資本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是一個充滿了血腥、戰爭、殘酷剝削和壓迫的歷史過程。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別的什么現代化,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既能體現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性,又具有中國特殊國情所決定的特殊性,是歷史發展規律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從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來看,現代化最早興起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文藝復興之后,英國、荷蘭等一些歐洲國家通過海外殖民的血腥掠奪方式進行奴隸買賣、財富掠奪、領土擴展和商業貿易,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財富。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加速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不僅是一場生產力的變革,更是一場影響深遠的社會革命。工業規??焖贁U展,傳統的手工勞動被高效的機器勞動代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大工業生產方式不斷革新,為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掠奪奴役全世界提供了條件。資本主義現代化使整個世界緊密地聯系起來,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地位,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日益發展成資本主義社會中兩大激烈博弈的階級。

      盡管現代化始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很多現代化經驗和發展模式也來源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但現代化絕不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權”和“專利”,現代化發展模式也絕不是只有“西方資本主義模式”這一類,絕不能認為“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現代化等于資本主義化”,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現代化發展之路。從社會性質上來說,現代化的實現無非是資本主義現代化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兩大類。但從現代化實現的具體模式來說,無論是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還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其發展的具體形式又是多樣的。每個國家、民族或地區都要依據本國的具體國情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弊端?;仡櫸鞣礁鲊Y本主義現代化發展歷程,無一不充滿著剝削壓迫、野蠻掠奪和強權暴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在資本逐利性的驅使下,對內剝削壓榨廣大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對外通過戰爭或殖民手段掠奪原材料、市場和勞動力,以實現現代化。正如馬克思評價資本主義發展史那樣:“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辟Y本主義的現代化正是如此。

      中國式現代化絕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翻版。對比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野蠻與血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一條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是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判斷一個國家社會性質的直接標準是本國的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性質和狀況,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和狀況。同樣,判斷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性質也是如此。當然,最終標準是生產力。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這就決定了在現代化進程中能夠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梢哉f,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優越性,與西方資本主義侵略擴張、戰爭掠奪的現代化有著本質區別。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既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普遍規律、共產黨執政的普遍規律,又具有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特殊規律的現代化。

      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的偉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意義,既要把握其特殊的中國意義,也要把握其世界普遍意義。事實上,自近代以來,當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率先走上了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現代化西方文明的同時,采取野蠻的強權和暴力手段,阻止發展中的落后國家、民族或地區走資本主義的強國之路。它們只希望發展中的落后國家、民族或地區成為它們的殖民地和附屬國,永遠置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奴役和剝削之下。二戰后實現民族獨立的大多數國家選擇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模式,主要是由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允許這些國家獨立自主地實現現代化,又由于這些國家不顧本國國情或者迫于外部勢力壓力而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現代化模式,使得他們的現代化既沒有實現自身國家民族的快速發展,也沒有擺脫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更沒有擺脫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剝削,仍然處于落后挨打,受人剝削和擺布的境地。中國式現代化使中國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創新性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現代化等于資本主義”的神話,用事實證明了實現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拓展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思路和途徑,為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之路提供了中國道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二、基于中國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基于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以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為依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根中國具體實踐,對中國式現代化所作出的科學判斷,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南。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國實現現代化面對的突出問題。從世界現代化歷史進程來看,在人口規模如此大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既沒有先例可循,也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只有立足我國人口規模巨大的基本國情,才能創造性地探索出適合自身人口規模特點的現代化發展方式。從人口規模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英國、法國等最早一批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其人口規模不過是千萬級人口數量。美國、日本等在20世紀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其人口規模僅僅達到上億級人口數量。而中國要實現現代化的人口基數達到了10億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14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瘪R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區別于為資產階級這一少數人謀利益的西方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實現現代化“一個都不能少”,讓14億多人整體邁入現代化。這不僅是對西方國家現代化的歷史性超越,也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通往現代化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實現14億多人的現代化,是一項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必須從人口規模巨大且農村人口居多這一特殊國情出發,實事求是,穩步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實現14億多人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這一重要任務決定了我國實現現代化必須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只注重資產階級少數人的利益,導致出現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窮國越窮、富國越富的兩極分化現象,隨之而來的便是政局不穩、社會動蕩、沖突不斷、戰爭流血,這是一種片面、畸形的現代化。作為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如果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問題,后果不可想象。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吸取西方國家現代化的教訓,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努力消除收入分配差距、地區發展差距、城鄉差距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10年,我國“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基礎。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始終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扎實推動共享發展,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推進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敝袊浆F代化不僅要有深厚的物質基礎來夯實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還要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如果精神文明建設滯后于物質文明建設,就會導致人的精神迷失、道德滑坡、思想退步、國家的意識形態領域受到嚴峻挑戰,就會喪失實現現代化的精神動力。要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就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如果一味地無休止對自然索取、破壞,那么必然會遭到自然的報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生態環境問題,這是一種竭澤而漁式的現代化,是損失可持續發展物質基礎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新型現代化發展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發力,既注重從戰略高度進行頂層設計,又從制度法律等方面提供嚴格的保障,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統一起來,形成以綠色為導向,包括綠色發展觀、綠色政績觀、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等內涵的生態發展觀,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集中力量共同保護生態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目標的階段性與長期性辯證地結合起來,規劃了時間表、路線圖和總任務,分階段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黨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時間表中,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努力達到“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階段性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時,我國將邁向生態文明建設新階段。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治國常富,而亂國必貧。和平與發展是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同時,世界又進入了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地區動蕩沖突不斷,全球性問題突出。面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現在各國面前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我國一以貫之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親仁善鄰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國始終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以胸懷天下的大國情懷將本國發展與世界和平統一起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強大力量。近10年來,中國是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動力。從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從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一貫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和平發展之路,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三、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眻猿贮h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本質的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多重維度出發,才能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力量;才能準確理解黨的堅強領導是創造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必然和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擔起領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是歷史和人民的正確選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一個任重道遠、艱苦奮斗的歷史過程。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眾多仁人志士都在苦苦尋求哪種“主義”、哪條“道路”能夠把人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地主階級的封建主義老路、維新派的資本主義舊路、民族資產階級的舊民主主義道路等,都接連被歷史證明是行不通的。十月革命的勝利讓苦苦尋求出路的中國人民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民族復興帶來了新的希望。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建立了新中國,緊接著又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結合中國具體實際,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成功地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我們才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才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才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從而大大推進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黨的領導是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方向的根本保證。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我國進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也是與各種敵對勢力、各種錯誤思潮不斷斗爭的過程,在偉大斗爭中,我們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其根本原因是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確保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探索階段,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邁入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快車道。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道路,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中國要搞現代化,絕不能搞自由化,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等。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高舉社會主義旗幟,開展偉大斗爭,避免了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才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斗爭中,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決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企圖否定黨的領導、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錯誤傾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

      黨的領導是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穩步前進的堅強保證。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與發展,一方面離不開黨的自身建設的偉大工程,離不開我們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另一方面離不開黨從戰略思維的角度統籌規劃、科學布局中國式現代化的近期目標、未來藍圖和戰略安排,離不開黨為了推進現代化所采取的重大戰略決策和舉措,離不開全黨的接續奮斗,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黨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1957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建設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此后又增加了“國防現代化”的內容。1964年底,周恩來同志在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我們黨帶領幾億人民按照“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砥礪奮斗,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在“四個現代化”戰略設計的基礎上,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7年,黨的十三大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經過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黨在2002年正式宣布人民群眾的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八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明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即到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戰略安排也被寫入了黨的二十大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這意味著我們黨原來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實現現代化,將提前15年在2035年實現。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替代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謀劃者、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是在新時代新征程有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偉大成功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立足本國國情,扎根中國實踐的現代化;是堅持黨的領導穩步前進的現代化;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現代化;是拓寬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路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取得了歷史性、階段性的偉大成就,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這些重大原則,不斷開拓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新天地。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南開大學終身教授、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馬英娟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