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論壇 ? 調查研究 ? 正文

      沉甸甸的豐收——記今年我國夏糧增產背后的故事

      發布日期:2022-07-18??來源:新華社??作者:于文靜 胡璐??瀏覽次數:81
      核心提示: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小暑節氣,廣袤農田一片繁忙景象。南方稻區早稻開始收獲、晚稻抓緊栽插,東北、華北等地農民辛勤勞作,做好玉米、水稻、大豆等田間管理。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了28.7億斤,全年糧食生產首戰告捷。歷經三分之一的冬小麥晚播、疫情多點散發、農資漲價等重重挑戰,夏糧如何實現增產?背后有哪些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小暑節氣,廣袤農田一片繁忙景象。南方稻區早稻開始收獲、晚稻抓緊栽插,東北、華北等地農民辛勤勞作,做好玉米、水稻、大豆等田間管理。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了28.7億斤,全年糧食生產首戰告捷。歷經三分之一的冬小麥晚播、疫情多點散發、農資漲價等重重挑戰,夏糧如何實現增產?背后有哪些故事?記者14日采訪了種糧農民、科技人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

      2022年6月19日,河北省遵化市劉備寨鄉的農民將收獲的小麥裝車。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拼:攻堅克難奪豐收

      提起種植這季小麥的經歷,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種糧大戶趙孟輝的心情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

      趙孟輝經營著800多畝糧田。去年7、8月份,地里遭受嚴重澇災,玉米大幅減產。去年10月份連續10多天下雨,田間積水,眼看小麥播不下去。就在他打算放棄這一季時,任澤區農技員找到他并制定了技術方案:抓緊排水晾曬,農機能進地時深翻土地,晾曬散墑,旋耕備播。同時,加大播種量,選用優質肥料和良種。終于在去年11月上中旬,土地完成了播種。

      “我這小麥立冬才播種,麥苗出來會不會凍死?”地種下了,趙孟輝依然擔心。關鍵時候,農技人員再次指導。春季澆了“三水”,追施速效氮肥,噴施三次葉面肥,看著小麥長勢越來越好,他終于松了一口氣。平均畝產1180斤,加上今年價格好,一畝地凈賺500多元,效益是他種地多年來最好的。

      趙孟輝的經歷,不少小麥種植戶都有親身感受。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今年夏糧小麥增產豐收實屬不易,是在遭遇罕見秋汛后實現的抗災奪豐收,在歷史高點上實現的高位再增產。

      他介紹說,今年夏糧面積達到3.98億畝,比上年增加138萬畝,其中冬小麥因罕見秋汛面積減少101萬畝,但西北等地擴種夏收春小麥177萬畝,實現了“以春補冬”。南方地區擴大雜糧雜豆62萬畝,實現“以雜補麥”。

      夏糧畝產達到370.4公斤,比上年提高2.3公斤。得益于開春后各項促弱轉壯措施,立夏后天氣條件好、灌漿時間長,小麥粒重明顯增加。單產提高對增產的貢獻達64%。

      夏收春小麥貢獻突出。今年新疆調減次宜區棉花等作物擴種春小麥60多萬畝,甘肅復耕撂荒地擴種春小麥40多萬畝,寧夏調整作物結構擴種春小麥30多萬畝。全國夏收春小麥增產12.3億斤,對夏糧增產的貢獻達到43%。

      潘文博表示,11個冬小麥主產省份,千方百計抗澇搶種穩住了面積,多措并舉促弱轉壯彌補了前期影響,最終有8個省份增產,3個省份平產。

      2022年6月20日,在山東省榮成市滕家鎮東灘郭家村的小麥田里,村民在收獲小麥。新華社發(李信君 攝)

      亮:科技助力種好麥

      “我搞了40多年小麥,去年冬前的小麥苗情復雜是沒見過的,最后有驚無險、豐收到手,關鍵是科學抗災應對晚播、讓農民知道怎么種;科學田管精準指導、讓農民知道怎么促?!鞭r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趙廣才說。

      據他介紹,科技在今年夏糧增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晚播,專家指導組制定了技術方案,指導農戶選用早熟高產品種,增加播量保證群體,精細整地、適墑下種,適當增施底肥。

      同時,抓好促弱轉壯。重點指導各地把田管時間由起身拔節期提早到返青期,并采取劃鋤增溫促早發、鎮壓保墑促返青、增施磷肥促長根、肥水運籌促轉化等措施。

      “我在河北指導時,對有些‘土里捂’的麥田,有的農民當時想毀種,我們扒開土壤發現種子已經萌動了,建議農民耐心等待,出苗后加強肥水管理,最后每畝也打了八九百斤?!壁w廣才說。

      “一噴三防”是提高單產的關鍵。在小麥灌漿期將殺蟲劑、殺菌劑與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混配施用,一次噴施可以防早衰、防“干熱風”、防病蟲。這是小麥后期增粒重、提單產和防災減災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監測,今年主產區二等以上小麥占比超過90%。全國優質專用小麥比例達到38.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2022年6月8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收割機在麥田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實:季季緊抓迎豐年

      現在正是小麥購銷的旺季,農民群眾最關心的是豐產又增收。

      據了解,今年小麥上市后價格高開高走,原因是小麥品質好,優質優價市場看漲預期強;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大幅上漲,對國內小麥傳導作用增強。同時,農資價格高位運行,推高生產成本。

      專家分析認為,當前我國小麥供應有保障,后期價格將保持平穩,小麥價格處于合理區間,利于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同時也要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密切關注市場行情,不要盲目囤糧儲糧,把握好售糧時機,實現豐產豐收。

      潘文博表示,今年夏糧小麥再獲豐收,最根本的是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勠力同心共擔重任,廣大科技工作者和農民群眾攻堅克難辛勤勞動。這為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奠定基礎,為穩物價穩預期增信心提供了堅實支撐。

      春爭日,夏爭時。目前,南方早稻已開始收割,晚稻預計8月上旬栽插結束,夏玉米、夏大豆播種已經落地。秋糧面積穩中有增,長勢總體正常。農業農村部門將指導各地立足抗災奪豐收,再戰100天,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記者于文靜 胡璐)

      責任編輯:魯建滔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pre id="1gjim"></pre>
          <pre id="1gjim"></pre>
        1. <th id="1gjim"></th>
          
          
        2. <strike id="1gjim"><video id="1gjim"></video></strike>
          <strike id="1gjim"><sup id="1gjim"></sup></strike>
          <big id="1gjim"></big>